聯系電話:
18964421786
18964421786

測量三元材料的水分,經典、準確和廣泛采用的方法是卡爾·費休庫侖法。這種方法專門用于精確測定微量水分。以下是完整的操作流程和關鍵要點,以清晰的段落形式進行闡述。
首先,是方法的原理。
卡爾·費休庫侖法基于一個精確的電化學反應。其核心是卡爾·費休試劑,在電解池中,碘離子(I?)會被電解產生碘(I?)。產生的碘會與樣品中注入的水分發生定量反應。當樣品中的所有水分都被反應完畢后,溶液中會出現微量的過量碘。儀器會敏銳地檢測到這個信號,并立即停止電解。整個電解過程所消耗的電量(庫侖),根據法拉第定律,可以精確地計算出樣品中水分的質量。因為電量與水分含量有嚴格的數學關系,所以結果非常準確。
接下來,是具體的測試步驟,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:
第一階段:儀器準備與校準。
您需要一臺卡爾·費休水分測定儀(庫侖法)。首先開啟儀器,向電解池中加入新鮮的陽極液和陰極液(通常是專用的含碘化物和二氧化硫的溶劑)。然后進行“空白值"扣除,即讓儀器運行一段時間,消除電解池本底殘留的微量水分,使儀器讀數穩定在一個很低的背景值。有時,為了確保絕對準確,可以使用已知水含量的標準物質(如純水或水標液)進行儀器校準。
第二階段:樣品準備。
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,因為三元材料極易從空氣中吸潮。取樣必須快速且謹慎。首先,將樣品粉末在干燥環境下(例如充滿干燥氮氣或氬氣的手套箱中)充分混勻。然后,用預先干燥過的稱量瓶或專用注射器,精確稱取1到2克樣品(具體重量視預估水分含量而定)。稱量過程務必迅速,以最大限度減少樣品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。
第三階段:樣品測試。
將稱量好的樣品通過儀器的專用密封進樣口快速投入電解池中。立即蓋緊進樣口,防止外界濕氣侵入。在儀器軟件上啟動測試程序。儀器會自動開始攪拌、電解和檢測。測試過程中,您可以觀察到儀器實時顯示的水分釋放曲線。三元材料的水分通常分為表面吸附水和晶格內更深層的結合水,因此釋放曲線可能會呈現一個先快后慢的過程。測試將持續到所有水分被萃取并反應完畢,儀器會自動顯示并記錄最終的水分值,單位通常是ppm或百分比(%)。
最后,是關鍵的注意事項與技巧。
環境控制至關重要:整個測試過程,尤其是樣品準備環節,必須在低濕度環境下進行。理想場所是水分含量低于1%的手套箱。如果沒有手套箱,也應盡量在干燥器旁快速操作。
樣品量的選擇:取樣量需要優化。水分含量高則少取,含量低則多取,以確保儀器讀數在最佳檢測范圍內,既不會超載,又有足夠的靈敏度。
釋放終點判斷:三元材料有時水分釋放較慢,需要確保儀器設置的“滴定終點"參數合理,避免在水分未釋放前誤判為終點,導致結果偏低。
方法驗證:為了確認結果的可靠性,可以進行加標回收實驗。即向干燥的已知水分的樣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水,再進行測試,看測定結果與理論值的吻合度。
安全警示:卡爾·費休試劑大多有毒且有刺激性氣味,操作全程應在通風櫥內進行,并佩戴好手套和防護眼鏡。
除了卡爾·費休法,有時也會用到熱重分析法作為輔助或快速篩查手段。該方法是通過持續加熱樣品,并精確測量樣品在升溫過程中由于水分(及其他揮發分)失去而導致的質量變化。通過分析質量損失臺階對應的溫度區間,可以推斷出水分損失的狀況。但這種方法無法區分水和其他揮發性物質,準確性不如卡爾·費休法,通常用于工藝過程的快速對比和質量趨勢判斷,而非最終的精確定量。
總結來說,對于三元材料水分的精確測量,卡爾·費休庫侖法是行業內的金標準。其成功的關鍵在于精密的儀器、嚴格控制的低濕度取樣環境以及規范細致的操作流程。
上一篇:新能源電池正極材料的水分如何測?
下一篇:錳酸鋰的水分如何測?